2021年1月30日 星期六

評《蜜蜂與遠雷》的電影

這裡的「評」字,應該是偏向於「批評」的「評」。也就是說,我對這部電影算是相當地失望的,不會有太友善的言論,因此,如果很喜愛此電影者,請務必不要再繼續閱讀下去了。

 《蜜蜂與遠雷》,是日本作家恩田陸所著的小說,日文初版在二零一六年就發行了。在沒有看過電影之前,我就已經知道這本書得了很多獎,賣得很好了。

不過,恩田陸的作品我本來就看得不多,印象中很久以前有看過一本叫做《終局》的書,不是很能理解那個故事所要傳達的世界觀。因此,雖然知道她的其他作品也得了不少獎,但依舊沒有太想要閱讀她的其他作品。

所以,原本我是屬於完全不知道這是哪一類型的小說的狀態,然後,光看書名也無法猜測出小說的內容。但是,賣得很好、評價又高的故事,難免會讓人想要了解一下。因此,在看到這部小說要被改編成電影的時候,就有想過那去借小說回來看看好了。結果,當初這本書在各家圖書館實在是相當搶手,明明就有很多本館藏,卻還可以每一本都被預約好幾人的情況。當然,現在熱度已經消散不少了,所以變得相對容易借到手了。

總之,電影上映之後,好像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水花,至少我自己是這樣感覺的。當時因為連小說都沒有看過的關係,也不是真的太期待,就是那種有機會就看看的心態而已。然後,這部電影就在MOD上架了,這當然就是那很適合我觀看的時機了。

說真的,在沒有看過小說的狀態下觀看這部電影之後的感想,只有一句話,那就是難看死了!

即便看到最後片尾字幕都還是沒有完全搞清楚各個角色之間的關係,然後,音樂也沒有什麼記憶點,畢竟這部作品中所採用的曲子也不是那些那麼常聽到的知名古典音樂,當然,要說我知識淺薄我也沒有意見,畢竟,我本來就和古典音樂沒有什麼交集了。所以,在第一次看電影時,裡面絕大部分的音樂應該都是我當時第一次聽到的旋律。只是,這些音樂真的讓我一點印象都沒有,搞不好下一次再聽到時還是會覺得是第一次聽也說不一定......

因此,既然對各個角色之間的關係都搞不清楚的情況下,那也就代表著,明明都從頭到尾看完電影一次了,我卻還是根本就不是很知道這個故事到底想要傳達什麼意涵。如果在第一次看完電影之後,被問及故事內容的話,那麼,我可能就只會這樣回答:一個小時候因為媽媽死掉的關係、而曾經從演奏會場逃走的天才少女,然後重新返回鋼琴比賽,與其他參賽者發生的一些互動,以及其他角色參賽時各自的心路歷程,最後,這個少女只有得到第二名,結束。

從上面的敘述就可以知道,我在看完電影的當下,甚至覺得這樣的故事的原作小說之所以會得獎,搞不好是因為那年剛好又輪到這個作者得獎之類的安排。畢竟,電影所呈現的故事真的讓我覺得很普通,就算看完之後並沒有很知道那些人物之間的關係,但是,卻一點都不會想要去更深入地了解。然後,甚至連為什麼這個故事會叫做蜜蜂與遠雷都不是很能理解,自然也就沒有太多的其他想法了。

對作者不是那麼了解,電影又沒特色到讓人會想要去更了解這個故事的情況下,之所以會去看小說的原因,實在是因緣際會。去年,我開始使用借閱圖書館電子書的軟體,所以,就會習慣性地去瀏覽各個圖書館的館藏書籍,因為若是沒有人預約的書籍,電子書既不需要轉運、也不需要去圖書館取書,當下就可以立刻下載來看,非常地方便。所以,在習慣性的瀏覽過程中,偶然地看到這本書,而且,預約人數很少,好像是兩個還是三個,因為如前面所述,之前要借實體書來看看的時候,那排隊人數實在是太嚇人了。所以,看到預約人數這麼少的情況下,很順手地就按下了預約鍵。

不過,就如同上面所述的,看電影是頗為失望的,對故事的了解也僅如前文所述一般,因此,借閱小說電子書真的就是順手而已。然後,不知不覺地,就輪到我了,大概是因為電子書的借閱時間只有十五天,因此,印象是兩個月不到的時間,這本書就悄悄地進到了我的借閱書單之中了。

當然,同樣因為沒有太期待的關係,就這樣放著,先看其他更想看的書籍。然後,電子書上面的天數就一天一天地變少,好像到了剩下七天的時候,覺得不趕快看的話,好不容易排到的書就要被自動還掉的關係,才打開來看。一看頁數,天啊,在字型已經調整成很小的狀態下,都還有五百多頁。竟然是一本大長篇的故事,不過,因為還有七天的關係,所以,我當下立即開始看了。

一開場,並不如電影般的是從少女的年幼時代開場,而是從一篇短短的、乍看之下不知主述者為何人的敘述開始,隨即第二篇就立刻進入了巴黎場的初選。風間塵那顛覆的表現,讓小說從一開場就很特別,至少對我來說,和看電影時那故弄玄虛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因為我第一次看電影的時候是在不知道原作到底什麼類型的故事的情況下開始觀看的,所以,看到飾演女主角的女演員一直表現得很恐懼其他人的視線的時候,我還以為這是凶殺懸疑片說......

然而,因為有時間壓力的狀態下,所以我得看得很快,很多內容都只能快速掃過而已。不過,即便是這樣,對我來說,整個故事中的各個登場人物都是有著自己的個性,關係脈絡也讓人很容易就可以了解,和看電影的時候真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就不用說,小說裡面還有不少角色被電影刪除了,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濱崎奏了...,然後,原本屬於這些角色的情節還被電影僵硬地合併到了其他的角色上面以呈現出所謂的小說經典畫面......不得不說,這種作法真的是沒有必要,這樣不考慮角色性格的亂串劇情的改編方式,講真的,對我來說真的是最大雷點了!

在看小說的時候,從作者的描述中,會感受到那些角色們所演奏出來的音符猶如跳躍出文字的表現、彷彿好像真的聽得到音樂一樣,因此,在閱讀的過程中,總會讓我產生一種很想要聽聽那些音樂到底是什麼樣的旋律的想法。必須承認的是,這其實是很矛盾的,畢竟,再怎麼說,除了小說自創的《春與修羅》以外,其他的音樂都是現存的著名樂曲,電影再怎麼樣也應該是使用著同樣的音樂才對。然而,我在第一次看電影的時候對裡面的旋律基本上是毫無感覺和印象的,也不覺得悅耳,如果覺得好聽的話,那就不會毫無記憶點了。所以,為了要確認到底是不是因為是在不了解故事背景的狀況下看電影才會這樣的關係,我決定再看一次電影。

MOD依舊在架上,很輕易地就可以再看一次,因為看過小說了,所以,這次觀看電影的時候確實是有變得比較容易理解。但是,真的要說的話,也因為看了小說之後,就更加確定整體的故事架構是更動了。當下,立刻心裡一堆批評的聲音就開始不斷地跑出來,也就是這樣的關係,所以,我才會決定要來寫這篇批評的文章。雖然說,我知道這齣電影雖然看起來好像沒有太大的水花的樣子,可是,在日本還是被不少大型電影獎所提名,照理來說,世間評價應該還是不錯的。可是,我實在是無法認同,所以,我一定要將我的真實感受寫出來才行。

也因為這樣的關係,當初可以看電子書的時間畢竟實在是太短了,看得確實是很草率,而且後面有人排隊的狀態下,我也無法再續借細看。所以,我這次就去圖書館借了實體書回來好好地閱讀,而且,連日文版也一併借回來了,以確保不是因為我自己對這個故事不夠了解所造成的誤解。不過,再將中文版和日文版都看過一遍之後,我對電影的印象依舊沒有任何的改變,這電影確實是沒有將這本小說中的精髓拍出來,這個意見,我在認真地重看小說之後依舊維持同樣的看法。

當然,我也知道我是無法代表作者的意見,畢竟,我既不認識作者、也不知道作者創作時的狀態,對這個故事的所有認知,都只能從書中的文字來揣測。但是,即便如此,我仍然認為,即便電影的構成和小說中的故事架構不完全一致,但是,這是兩個擁有同樣名稱的作品,裡面有著同樣名字的角色,卻讓觀看了兩個作品的讀者沒有辦法得出這是一個相同的故事下,而且,電影還遠遠不及小說,因此,我就覺得有必要來討論一下,到底這部電影是在哪裡遺失掉了原作的核心部分的這個問題。

當然,不可否認的,確實有些改編作品雖然背離了原作的核心部分,但是,卻還是呈現出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只不過那是和原作截然不同的故事而已。這種情況下,通常應該是因為改編者也有自己想要陳述的意境,但又很想要使用那個故事架構和角色,因而導致的歧義。最適合拿來作為這類型改編的例子,大概就是吉卜力動畫《心之谷》和《霍爾的移動城堡》了吧。像這類型的改編,就算主要的核心架構確實是完全背離原作,我通常也不至於會產生出覺得改編者是帶有惡意的想法。因為像這類型的作品,正是本身已經是一個很完整的故事,所以,如果沒看過原作的觀眾,通常也不會因為不了解到底是什麼樣的故事,而想要去找原作來了解。除非,本來就已經看過原作了,才會清楚地知道,原來這改編和原作差這麼多。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就是了。

不過,很明顯地,我自己看不太出來這部《蜜蜂與遠雷》的改編電影有沒有這樣的意圖,畢竟,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根本就看不太懂這電影到底想要說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總之,這部電影的開頭,是在一個朦朧的氛圍中,應該是一對母女的一大一小女性,兩人雙手聯彈著一架鋼琴的畫面。然後,很快地,畫面接著就轉到了芳江鋼琴比賽的會場,一頭短髮的女主角一臉驚恐的模樣在這個會場中遊走,周圍的人對她指指點點。同時間,大部分的參賽者和關係者也都在這個開場的時間用畫面大略地帶過。當然,對有看過小說的觀眾而言,觀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應該是可以立刻理解到這裡應該是想要利用快速地運鏡將幾個主要角色帶過以達到人物介紹的效果。但是,對於小說沒有任何概念的人而言,就好比我第一次觀看的時候,雖然幾個主要出演的演員都是認得的,可是,對故事又沒有概念,根本就不知道這些演員是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的情況下,很自然就對這一段的畫面可以說是完全無任何的感覺,單純地覺得,怎麼這麼久都還不進入重點而已。

總之,應該就是這樣的開場吧,雖然是看了兩次,但是,我對這電影的印象真的不是很深刻,所以,憑記憶寫下的畫面,很難說是可以完全忠實呈現的描述。只是,我可是一點都沒有打算為了能夠將這個描述變得更如同畫面重現而再去打開這部電影重看一次的想法就是了。

當然,順著劇情很快就會知道,女主角之所以會這樣一直驚恐地看四周是因為旁邊的人都在碎嘴她過二十歲了、已經沒有才能等等的閒話,所以,她才會表現出這樣驚恐的模樣。只不過,這樣的呈現方式,坦白說,和小說中一直顯得狀況外的天然亞夜相比,至少,我是很難覺得這是同一個人物。

所以,第二次看電影的時候,雖然我是沒有第一次看的時候那麼不知道電影到底想呈現什麼樣的故事的狀態,可是,講真的,除了高島明石以外的其他角色的設定,也未免和小說裡面的人設差太多了吧。然後,電影又硬要叫高島去演那些原本是屬於小奏的戲份,搞得到最後高島在女主角演奏完畢之後,兩人一起哭的那個橋段,我真的覺得有夠莫名其妙的。這並不是說演員演得不好的意思,而是,那劇情讓人不能理解他們到底在哭什麼!這樣的形容可能是比較貼近我第一次觀看的感想吧。所以,對我來說,我是這樣認為的,既然都已經變動了人物關係了,那麼,就別勉強硬套回所謂的原作經典場面啊,弄得故事毫無邏輯的感覺,真的是......

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待的話,那麼,或許電影確實是沒有打算忠實地還原小說的世界觀也說不一定。不然,從我前面所述的小說開場和電影的開頭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其實,電影和小說的主角是不同的!

畢竟,雖然第一次看小說的時候,可能會不知道在報名的第一篇〈主題(テーマ)〉中的主述者是誰,可是,若將整本書看完之後,自然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這篇的主述者,就是風間塵。然後,決賽的最後一篇〈music〉也是由風間塵的主述收尾,就不難清楚地理解到小說《蜜蜂與遠雷》的主角,就是風間塵。

我當然同意在小說中的榮傳亞夜也是主要角色之一,也是一個很複雜的角色。若是用原作的架構下要以她作為主視角來拍攝電影也不是真的不行,但是,電影裡面的亞夜和小說裡的亞夜的性格實在是落差太大了。所以,對我來說,就覺得感覺起來只是兩個同名同姓的人而已,這樣的話,這故事還能使用《蜜蜂與遠雷》這個名稱嗎?畢竟,對我來說,第一次看電影的時候,我完全不知道為什麼這故事要用這個名稱來命名,第二次看的時候,勉強可以把在海邊的那個場景中對海面上的烏雲打雷的景色視為遠雷,那麼,蜜蜂呢?電影裡面的蜜蜂到底是什麼?

從小說中的〈主題〉裡就明白地說出來了。因為風間塵是個耳朵很好的孩子,他一直聽得到蜜蜂的聲音。就象徵式的比喻來說,這個聲音當然也就包含了來自天上的聲音,那麼,也就可以等同是他的老師霍夫曼的聲音。然後,因為風間這獨特的才能,導致所有的天才們都在這場短短的兩週賽事中一口氣進化,猶如波浪般震動的某種東西響徹全世界。這就是霍夫曼在推薦信中所稱的禮物,在小說中,最直接收受到這份禮物的角色就是亞夜!

所以,既然這個故事叫做蜜蜂與遠雷,那麼,不讓蜜蜂王子成為故事中的最重要的角色,這樣還能叫作蜜蜂與遠雷嗎?因此,把主角改成了像是電影中的亞夜那樣的角色,心裡掙扎的時候還是用馬匹來呈現,那為何不把片名改掉呢?像是黑馬與遠雷之類的,這樣不就不會讓觀眾產生為何這故事要叫做蜜蜂與遠雷的疑問了嗎?

反正故事的核心差那麼多,雖然借用了原作的架構,但是,只要確實地標註是翻拍自原作,又有付版權的情況下,那麼,只要另外取一個符合故事的名稱的話,也就應該不需要為了勉強地拍出所謂的原作經典畫面,而搞得故事毫無邏輯性了。因此,都改成這樣了還要用原作的名稱作為電影的名稱,不免讓人覺得就是想要讓觀眾誤以為可以看到小說中所呈現的故事內容,結果......

總之,若真的單看電影的話,至少在我第二次觀看的時候,大概可以了解到,除了高島明石以外的其他角色,確實是都和原作的設定不同,但是,也確實各自有各自不同的煩惱。真的要說的話,雖然我並不了解音樂相關工作者的真實狀況,但是,參賽過程中會有煩惱和恐懼,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所以,這電影中所呈現出來的煩惱和恐懼,可能也確實會是和那些實際參加過鋼琴比賽的參與者所會面臨到的困境相似吧。但是,就如同上面說的,我並沒有參與過那樣的活動的關係,因此,我其實並沒有辦法理解那樣的心境。所以,我還是覺得,如果只是想要表達這種參加者的心境的話,其實大可不用拿小說《蜜蜂與遠雷》中的風間塵、馬薩爾和亞夜來表達的!大可自己創造三個新的角色來表達的說,讓這三個應該是天才中的天才的角色有的淨是這些凡人的煩惱時,就覺得這個故事整個格局都被變小了......

在小說中,本來可以參加這個鋼琴比賽的選手就都已經是高手了,即便是高島明石!難不成只因他因為自己懷才不遇而自卑,就真把他當成是真實的平庸之人嗎?難道真的覺得平庸之人可以在這樣等級的鋼琴比賽中通過第一次預賽嗎!?從小說敘述中,本來就不難得出這個比賽因為被當作是其他更大型的比賽的跳板的關係,所以,參加並能夠登場的人早就已經都是箇中好手了,就好比說,和明石同樣在第二次預賽被淘汰的珍妮佛‧張,都已經是個開過個人鋼琴演湊會、而且也和交響樂團合奏過的專業鋼琴演奏者了!

然而,在這群高手之中,自然還是有那種可以讓人一眼就辨識為天才的存在,像馬薩爾和亞夜,就是這種類型的天才。可是,即便是像馬薩爾和亞夜這樣的天才,依舊還是稱不上是神選的等級。從小說中可以輕易地看出,兩個評審、也就是馬薩爾的老師納桑尼爾和嵯峨三枝子正好可用來作為馬薩爾以及亞夜的對比。這兩個人,年輕時候便在各種比賽中都可以脫穎而出,並且被冠上天才的名號,正如同現在的馬薩爾和亞夜一般。如果看小說的時候沒有感受到這個對照的話,那麼,可以去看看作者在《蜜蜂與遠雷》之後又出的一本叫做《節慶與預感》的書,裡面收錄了六個番外篇,其中第二篇的〈獅子與芍藥〉,就是敘述當初納桑尼爾和三枝子相識的故事。而,這種等級的天才,雖然已經是在眾多高手中脫穎而出,勢必可以成為知名鋼琴家的天才,但是,依舊無法被所有人都讚頌為真正的天才鋼琴家尤金‧馮‧霍夫曼看上。

也就是這樣的關係,能帶著霍夫曼的親筆推薦信參賽的風間塵也才能夠引起這樣的關注。可是,風間塵這神選的特質,在電影中卻完全沒有呈現出來。因此,雖然電影是沒有變動風間塵帶有推薦信而得到了評審群的關注的部分,但是,風間在電影中的表現卻完全沒有著墨到那可以撼動參與者鬥志的才能,因而搞得觀眾完全無法理解故事中「蜜蜂」的意涵。而且,將風間塵和霍夫曼的相關內容都大幅地削減了之後,電影中自然也完全看不出霍夫曼到底在所有人心中具有多大的分量。然後,電影裡面,對於風間塵的鏡頭,我第二次看的時候最不能忍的部分,大概就是,那個練彈木頭製的琴還弄到手指受傷的橋段了吧。

第一次看的時候毫無感覺,畢竟,我根本就不知道小說中的風間塵是個什麼樣的存在,但是,第二次看的時候,真的是無法不吐槽。風間塵會練琴嗎?還彈假的?最誇張的是,竟然還在比賽前搞得自己的手指受傷?這真的是風間塵嗎!?

所以,如果要能夠忍受電影的內容的話,那還真的得要先把小說中的人設全部都拿掉才可以。可是,如果沒有對小說的故事有一定的了解的話,只看電影又根本就不知道到底是想說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所以,講真的,我真的覺得這個電影真的是拍得有夠爛的!

大概是因為在小說中我最喜歡的角色就是風間塵的關係,所以,實在是無法忍耐不將這些話講出來。以小說的設定來說的話,風間塵乃是五歲就被霍夫曼看上,而且,從納桑尼爾的證詞可以知道,霍夫曼從不出門教授弟子的,另外從上面提到的那個番外篇〈獅子與芍藥〉也可以知道,如果不是納桑尼爾死纏爛打、自己千辛萬苦地去霍夫曼家求學的話,絕對不可能成為霍夫曼的弟子,最重要的是,即便這樣辛苦,霍夫曼都不願意為他寫推薦信。然後,另外一篇番外篇〈傳說與預感〉裡面就更明確了,因為這是霍夫曼作為主述者的故事,那個故事內容是敘述霍夫曼到朋友家中住,前一個晚上試彈一次那位朋友為他找到的世間唯一的一份曲譜,接著,他就聽到了有人重現出了那個曲子,而且還是用未調音的鋼琴彈出來的,距離遙遠卻清晰可辨。而這個人,正是當年僅五歲的風間塵!因此,在小說中是這樣的人設的時候,電影竟然會出現他用木頭假琴練琴的畫面,真的是讓人無言以對!無言以對!

那麼,既然都已經講成這樣了,馬薩爾的部分也一併來說說好了。在小說中的馬薩爾,擁有看不出來是哪國人的出眾外貌,當然,長相的部分確實是會因為各人的審美眼光不同而有所差異。所以,要讓一個人在一群人之中可以一眼立刻就被看到的情境,“高”是最容易達到的效果,因此,小說中的馬薩爾身高有一百八十八公分,這種身高在一群亞洲人之中,確實是突出的。可是,飾演馬薩爾的演員,實在是看不出來有比旁邊的人高 ,坦白說,我在這一群演員裡面也很難發現到他,這樣...實在是很難說服人,為什麼那些女生會對他這樣花癡......

當然,演員的長相這種事情,我也不想要多加討論,所以,還是來討論劇情好了。電影中馬薩爾的劇情,最讓我詬病的第一個地方大概就是《春與修羅》的這個部份吧。電影裡面的馬薩爾竟然是用老師寫好的譜面去彈即興曲!一個想要成為作曲家的人竟然用老師作的曲?當然,我知道確實是有些人可能會遇到明明自己就很想要創作,但是,為了要得勝卻還是不得不用老師的作品。可是,這是馬薩爾耶!講真的,這樣的橋段安排真的是把小說中的馬薩爾和納桑尼爾都給黑了個徹底了!

所以,因為這樣的關係,電影中的亞夜和風間塵是聽到明石演奏的《春與修羅》才會急著想去找鋼琴來重現。可是這樣的劇情鋪成之後,這個比賽最後還是讓這樣的馬薩爾得到第一名,這個比賽真的是一流水準的賽事嗎?很讓人不懷疑其中的公信力吧!

就不用說最後和交響樂團合作練習時的那個橋段了,講真的,我是很認真地認為,如果一定要讓馬薩爾這個角色出現這樣的情節的話,那麼,是不是不要讓他拿到第一名會比較好一點呢?否則,不就會讓觀眾覺得讓實力這麼弱的人拿第一名很難服眾嗎?

總之,我想如果看過小說的人都應該知道,馬薩爾雖然可能天才的程度是比不上亞夜和風間塵,可是,他在技巧和自己解讀曲譜的能力是真材實料的,想創作的心也是真實的。像這種想創作的心情,也都是在自己心聲裡面的吶喊而已,完全不像電影那樣隨隨便便地就開口告訴別人,即便對象是亞夜,講真的,在比賽前給同是參賽者的對象那樣的壓力,忍不住會覺得這行為真的不是別有心機的表現嗎?

那麼,最後就來說說電影中的亞夜吧。就如同上面所述的,我是覺得電影中的亞夜和小說中的亞夜是完全不同的人。在性格上面的落差太大了,所以,基本上根本就無法去比對。當然,電影中的亞夜是主角,所以,她的那條故事線還算是可以理解,雖然說,她解開心魔的部分和小說不同,風間的威力趨近於零,完全是靠自己就是了。

只不過,由於沒有濱崎父女的存在,電影在亞夜這條故事線中最讓人不能理解的地方,大概就是她到底為什麼要參加這次比賽的這個部分吧。

沒錯,在電影中她還搞失蹤,一直掙扎到了最後一刻,看起來好像挺合理的樣子。可是,說到底,因為沒有被別人強迫參賽的情節,所以,如果不是她自己想要復出的話,她大可不要參加這個比賽的吧。都離開鋼琴演奏相關活動那麼久了,沒有任何契機的情況下,為什麼要突然報名參加這個賽事呢?而且,從電影開始到最後,除了在賽事中認識的馬薩爾、風間和高島以外,她也沒有其他的親人朋友在身邊,一直都是一個人。那麼,既然是自己主動要來參賽的,一直表現得像是被逼的樣子,觀眾會覺得這人實在是很莫名其妙、應該也是很正常的反應吧。

然後,當然,電影最讓人感到可笑的地方大概還是在都改成這樣了,最後竟然還是讓她維持原作中的第二名吧。所以,這部電影所呈現出來的鋼琴比賽,就會讓我覺得等級很低的感覺。當然,可能也是因為所有的演奏過程中的表現都只是一直有人在念台詞的狀態,然後,那些台詞所陳述的感受,不管是演員的反應還是電影實際藉由電視放送出來的曲調表現,都讓像我這樣的觀眾感受不到那些台詞所陳述出來的感受。因此,久而久之,就會覺得越來越恍神,然後,明明才兩個小時的播放時間而已,卻會讓人想要一直看時間軸確認到底還剩下多久,怎麼演那麼久還沒有播完。這樣的電影,實在是讓我很想要知道,到底那些說這電影好看的人,是認真的嗎?

不過,不得不說的就是,對我來說,小說確實是好看的,不論是整體的故事架構還是裡面所陳述的一些心境上的轉變都很好,很多敘述也都會讓我感到很值得省思。當然,我也知道,這些不錯的對話,大部分也都有被電影給收錄。以明石的部分,最佳的一句,應該就是「少練一天,自己知道;少練兩天,樂評知道;少練三天,觀眾知道。」雖然我第一次看電影的時候整體印象很差,但是,在那時候,大概這句台詞是唯一觸動到我的一句話吧。

所以,後來借閱電子書的時候,雖然確實是順手,但是,如果印象真的糟到連一點好的部分都沒有的話,那麼,大概就會選擇忽視掉而連點開都不會,所以,在我的潛意識裡面,肯定還是這樣覺得,這個故事並沒有真的那麼差。所以,這一句大概就是那觸動我的一句了吧,讓我不至於錯失掉這本好看的小說。當然,不可否認的,這部電影唯一稱得上符合原作精神的橋段大概也只有高島明石的這個部分了,因此,還是難免會覺得,如果這個電影可以再更忠於原作的話,那該有多好呢?